whos.amung.us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HTC

宏達電官網:http://www.htc.com/tw/

HTC一開始的主要從是於PDA研發代工,而微軟想做的不只是PDA是行動小電腦,叫smart phone(手機+作業系統)一開始PDA的市場被palm所把持,較有意願支持microsoft的windows CE的廠商很少,比較有名的是MOTO,可是MOTO並沒有全力傾發於支援,HTC靠著這個機會集中資源全力研發,並且成功了,造就了現今的規模, 所以HTC創業之始是依附著微軟上,而微軟在手機作業平台上也是靠HTC。因為這種合作關係,HTC的能力領先同業有二到三年,俯瞰宏達電股價有五百多元比其他同行的多了十幾倍之多便可得知。並且HTC在2006將「Qtek」更名為「HTC」,企圖心是想做世界一流、高定位的品牌,不做二流、三流的品牌。

在行銷策略上,銷售手段的不同,台灣市場上的手機都是靠接NOKIA、 MOTO等大廠訂單,宏達電直接找上電信公司,少被剝層皮,並且他的品牌也很彈性, 可掛中華電信或vodaphone的品牌,而電信業者也覺得與NOKIA、MOTO合作不如宏達電好,因為NOKIA、MOTO等手機業者是要賣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電信公司的服務,宏達電與電信公司緊密的合作,自然形成雙贏,為他找到藍海策略。

HTC的成功是在於研發創新、洞悉未來手機產業動向,展望未來宏達電將持續展現無比旺盛的企圖心,引領全球行動資訊產品不斷的創新,使溝通無距離。因此執行長周永明扮演著很重要的策略決策角色。

周永明以一定要「創新」的思想概念帶領著HTC。在他人生中,從來不向制式的社會價值觀低頭,周永明二專念完工作了兩年,才考回當時台灣海洋學院的海洋大學,對於這樣的經歷他道說:「我不需要去證明什麼,比爾蓋茲連畢業也沒有,人的資質不一定和念哪個學校那麼有關,會念書不代表所有的一切,」證明他的決心與毅力,1997年,周永明和卓火土等十位工程師離開電腦大廠迪吉多(Digital)獨自創業,他們認定PC產業已經是成熟產業,而且被微軟及英特爾的架構給框住,要發揮創新,很難突破,需再另外發展,他秉持著他當初創業時的策略與信仰,因此造就了現在HTC。另外在他的研發策略方針中,周永明眼裡不看競爭者,他曾對員工說:「我們今年絕對不再做去年的產品。要做新的,要自己突破自己,不要等別人來突破你。」,因此他並不希望一直等待著別人出招,先管好自己本身的研發利器,雄厚自我實力,才能與別人對抗,進而能創造出獨具自我的HTC風格。

周永明的腦子裡永遠只有「創新」,近期推出的與Google合作的手機(TC Magic G1)H,為Android作業平台,宏達電不僅想做小牌子,走智慧型手機必須要結合Google與其他代理商加工業者業者,才能將行動通訊打下來,並將將市場目標定設定的很大,HTC的營業企圖心很大,要做的是如同HP、DELL般取得在個人電腦中的地位,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人手一支的行動裝置。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宏達國際電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F%E9%81%94%E9%9B%BB&variant=zh-tw
王雪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E%8B%E9%9B%AA%E7%B4%85&variant=zh-tw
天下雜誌 388期 創新教父 只選最難的做作者:吳琬瑜、黃靖萱,2008/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