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amung.us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Android

Android

 Andriod原為一發展系統平台公司。Google於2005年併購了這家公司,持續發展Andriod成行動電話的共通核心平台,在Android的架構哩,最底層是Linux Kernel,之上則有中介軟體與觀件應用軟體。兩年後,Google於2007年11月5日,宣佈與其他34家企業共同成立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held Alliance),以發展Android為完整的、商用的手機作業系統為目標,在這平台上具備了打電話、網路瀏覽、多媒體、個人資訊管理與小功具…等軟體,有著智慧型手機應有的功能。因此在這將Android對於未來的主要影響趨勢,以下列三項討論之:

1. 創造多功能、便宜、個人化的手機
 過去手機產業各廠商,一直處於各自為政的競爭狀態,讓手機軟體難以一致套用在各品牌的手機裡,每一個軟體若要套用在所有款式手機,都需要針對個別手機經過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最佳化調整。根據中華電信行動通訊分公司協理陳長榮指出,「Android帶來的以作業系統為核心競爭架構,將可以打破既有的產業價值鏈,讓手機軟體、功能開發與電腦一樣,只要是在同一版本架構下,就可以互通套用。」,因此在此開放性架構中,製造商及開發商省下了過去重複開發同一套軟體的能量,自然可發展更多元的應用可能。另外,手機產業的廠商願意押寶Android,還有另一個強大的誘因,手機作業系統及軟體授權約占整體成本的20%。一旦作業系統以免費方式提供,手機製造商也可能將成本的縮減反映在最終價格上


2. 免費的應用軟體開發平台
 Android是Google在既有的開放原始碼Linux作業系統基礎上,所開發出來的新作業系統架構。延續Linux的開放精神,Google也無條件免費公開Android的底層程式語言架構,這代表不僅手機廠商可以無償取得,並以Android為核心開發、製造手機,第三方軟體開發商也可以在Android的基礎上自由開發應用程式,延伸作業系統的應用可能性。另外,藉著開放原始碼,Google則能號召全球眾多開發者,投入系統的架構及應用軟體開發,塑造一個環繞著Android核心發展的大產業環境,開發者可以為這單一平台進行開發,讓軟體的銷售可以更加簡單。

3. Google勢力將藉此無限延伸
 各種新上網裝置的推出,Android在這個角度上,也將成為Google服務突破硬體界線的一大利器。如此一來,到處都有Google的服務,也就代表Google到處都能有它的關鍵字廣告生意,服務到哪裡都暢行無阻的網路。Android平台已經不再侷限在行動手機的產品領域,如Android NetBook,藉著這樣的趨勢與Android市場優勢,未來應在其他新行動裝置也是必然的發展,隨著產品的多樣化,也將會有適合該產品的應用被發展出來。

 綜觀上述,在開放Android手機平台作法上,Google堅持了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精神「自由和開放」。Google的策略是讓AAndroid不僅打破了以往手機作業平台被Symbian、Microsoft等少數公司所壟斷的情況,同時,也仿效了Apple公司開放了Andriod Market這樣的市場,希望藉開放自由的精神,讓全世界有意參與手機應用軟體開放的工程師們共同來Android在產業上的地位,Android行動應用軟體貢獻於市場上,隨時可得,並容易安裝。開發貢獻的工程師也可因此將自己努力的心血行銷至全球市場,已取得應有的報酬,以這樣軟體工程是協助開發大量聚創意的行動應用來鞏固行動平台的地位,工程師也可獲得創作的回饋,而在行動裝置的產業創造出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參考資料:
Android中文資源站:http://android.cool3c.com/

Crave 科技瘋 手機,關於Andriodn搜尋
http://taiwan.cnet.com/crave/phones/

Crave 科技瘋  9個最愛的Google Android應用程式http://taiwan.cnet.com/crave/0,2000088746,20138115,00.htm
Engadget 中文版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7/11/06/googles-android-platform-and-the-open-handset-alliance-a-qui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