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s.amung.us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什麼?!是智慧型手機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零零總總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從當初Palm所風靡的PDA到現今PDA功能結合的廠商百家齊鳴,又後續i Phone和Google推出Android系統,開放的界面、顛覆傳統,更掀起智慧型手機一陣腥風血雨,不過智慧型手機到底有什麼功能,跟一般手機有什麼不同,就從這幾年的發展來看看。

  大體來說BlackBerry(黑莓機)可以是智慧型手機發展的始祖,也是第一台最具發展力的智慧型手機,推出時造成市場上一片轟動,因為它打破了手機只能通電話的限制,還提供了收發電子郵件的功能;除此之外,BlackBerry最大的特色就是所謂的push mail功能,當用戶的電子信箱有新郵件時,BlackBerry會主動通知用戶,即時傳達重要訊息,和以往用戶需要被動的去信箱查看信件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更提供了安全性上的加強、行事曆、備忘錄同步技等等,所以在商業界刮起一片旋風。
  而這兩年陸續推出的HTC Touch系列、iPhone以及G-Mobile則是改變了傳統的手機印象(小螢幕和複雜的輸入鍵盤),改用大螢幕以及簡單方便的觸控式操作介面。

  i Phone也在2008年上市,維持著Apple優雅簡明的使用者介面,i Phone一洗智慧型手機複雜介面的刻板印象,搭配3.5吋大螢幕、多重觸控的功能以及簡單明瞭的介面圖示,i Phone一上市就在市場上投下了一顆震撼彈,除了外觀上的革新外,i Phone也在軟體上做到最大的客製化,用戶可以自行到AppStore線上購買、下載所需要的軟體(例如各種遊戲、線上購物、氣象、導航等等),而這些軟體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程式設計師所提供的,並非只有來自Apple,如此一來即使是相同外觀的i Phone,內含的功能卻都根據不同的使用者而有不同的配置,這也讓i Phone在一上市就拿下耀眼的成績,對其他智慧型手機廠商構成極大的威脅。

  Google則推出一個免費開放的手機平台,稱作Android,目前第一隻使用Android系統的手機是HTC的G1,也是目前唯一的GPhone,近來各家廠商皆在觀望G1在市場上的反應,即未來的Android系統介面的手機,可能由Nokia、SonyEricsson或是其他廠商生產製造,並不是HTC的專利,因此,以外觀來說,未來每支搭配Android手機可能都長得不太一樣,不過就使用者介面來說,Android提供的介面與iPhone類似,皆是利用簡單的圖示進入各種軟體,且其軟體也是開放讓各界的程式設計師撰寫不同的軟體。但與iPhone不同的是,Android的開發工具比iPhone還要開放許多,也就是說Andriod提供給外界程式設計師全部的資源,而iPhone僅開放部份資源而已,所以如此一來,外界也相信Android上的應用軟體將會比iPhone更多元、更豐富,可見的未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會更多元。

參考資料:
  中文維基百科智慧型手機的定義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Hello Android小筆電你好


 
  Andriod要在筆電系統上執行了ㄝ!雖說不是非常驚訝,因為早有耳聞,不過未免太快了,想不到Andriod這麼夯,手機系統測試完,宏碁電腦馬上推出應用於小筆電上,在我看來可能有基於以下兩原因,宏碁之前在手機上的挫敗(可能讓他吃回頭草喔,想從小筆電的成功的經驗上,回溯從新再打手機市場),又加上他是小筆電市場裡的龍頭,可能可以搭這番熱潮,再創新筆電的新價值基能,畢竟一開始Linuxs作業系統宏碁也是有其作業系統小筆電,可惜失敗了,大眾還是喜歡將小筆電當作打報表功能(因為報表都是Microsoft office),所以使用者較偏愛習慣的界面。若這次讓宏碁做起來,等於又是個制敵先機的策略了,就如同於他們一開始做小筆電時,一樣的冒險策略,比華碩、廣達等大廠還要快的推出,當個勘旅者,就讓大家看看是否又能完成了一次微笑曲線任務。

  依我個人淺見來看,這次的計劃希望也能成功,一方面希望宏碁還能重回手機市場,因為畢竟是國產,說不定技術突破後,能將智慧型手機的價錢壓低,另一方面,目前Andriod介面看似簡單,但看諸多的工程網路界的評語,限制其實還蠻多的,我不是一個懂系統的人,但是以我個人在使用者的觀點,如果他能讓小筆電的硬體功能發揮得更好,產生更簡潔的操作介面的話,我覺得這是個很值得去使用的作業系統,另帶一提,如果能夠整合成功,手機是Andriod介面,小筆電也是,那麼同步起來就更方便了(就像iTunes),又或者小筆電有視訊聲音功能,音訊的同步與電子郵件的整合,使筆電的功能更加擴充,結合生活,應用就更加廣泛,不過這樣也有點風險,也就是能透過電信業者將小筆電變成視訊電話般的結合,那麼我還需要Andriod系統的手機麼,如同Skybey最近在被Google合併後的數據,要探討其未來應用趨勢。

參考資料:
宏碁Android小筆電 下半年登場
2009年06月03日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art_id/31676276/IssueID/20090603
華碩:有競爭力就有興趣
2008年09月15日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0957368/IssueID/20080915
華碩打入Gphone供應鏈名單 聯發科 佳世達 申請未入選
2008年09月15日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80915/art_id/30957361  
Google Andriod Demo影片介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FJHYqE0RDg&eurl=http%3A%2F%2Fgarywlee%2Eblogspot%2Ecom%2F2007%2F11%2Fgoogle%2Dandriod%2Ehtml&feature=player_embedded
伊莉討論區's Archiver Computex/先喊先贏!宏碁Q3推Andriod小筆電 售價萬元
http://www.eyny.com/archiver/tid-3199281.html
第一個Android程式: Hello Android
http://www.flag.com.tw/book/cento-5105.asp?bokno=f9791&id=573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Android

Android

 Andriod原為一發展系統平台公司。Google於2005年併購了這家公司,持續發展Andriod成行動電話的共通核心平台,在Android的架構哩,最底層是Linux Kernel,之上則有中介軟體與觀件應用軟體。兩年後,Google於2007年11月5日,宣佈與其他34家企業共同成立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held Alliance),以發展Android為完整的、商用的手機作業系統為目標,在這平台上具備了打電話、網路瀏覽、多媒體、個人資訊管理與小功具…等軟體,有著智慧型手機應有的功能。因此在這將Android對於未來的主要影響趨勢,以下列三項討論之:

1. 創造多功能、便宜、個人化的手機
 過去手機產業各廠商,一直處於各自為政的競爭狀態,讓手機軟體難以一致套用在各品牌的手機裡,每一個軟體若要套用在所有款式手機,都需要針對個別手機經過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最佳化調整。根據中華電信行動通訊分公司協理陳長榮指出,「Android帶來的以作業系統為核心競爭架構,將可以打破既有的產業價值鏈,讓手機軟體、功能開發與電腦一樣,只要是在同一版本架構下,就可以互通套用。」,因此在此開放性架構中,製造商及開發商省下了過去重複開發同一套軟體的能量,自然可發展更多元的應用可能。另外,手機產業的廠商願意押寶Android,還有另一個強大的誘因,手機作業系統及軟體授權約占整體成本的20%。一旦作業系統以免費方式提供,手機製造商也可能將成本的縮減反映在最終價格上


2. 免費的應用軟體開發平台
 Android是Google在既有的開放原始碼Linux作業系統基礎上,所開發出來的新作業系統架構。延續Linux的開放精神,Google也無條件免費公開Android的底層程式語言架構,這代表不僅手機廠商可以無償取得,並以Android為核心開發、製造手機,第三方軟體開發商也可以在Android的基礎上自由開發應用程式,延伸作業系統的應用可能性。另外,藉著開放原始碼,Google則能號召全球眾多開發者,投入系統的架構及應用軟體開發,塑造一個環繞著Android核心發展的大產業環境,開發者可以為這單一平台進行開發,讓軟體的銷售可以更加簡單。

3. Google勢力將藉此無限延伸
 各種新上網裝置的推出,Android在這個角度上,也將成為Google服務突破硬體界線的一大利器。如此一來,到處都有Google的服務,也就代表Google到處都能有它的關鍵字廣告生意,服務到哪裡都暢行無阻的網路。Android平台已經不再侷限在行動手機的產品領域,如Android NetBook,藉著這樣的趨勢與Android市場優勢,未來應在其他新行動裝置也是必然的發展,隨著產品的多樣化,也將會有適合該產品的應用被發展出來。

 綜觀上述,在開放Android手機平台作法上,Google堅持了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精神「自由和開放」。Google的策略是讓AAndroid不僅打破了以往手機作業平台被Symbian、Microsoft等少數公司所壟斷的情況,同時,也仿效了Apple公司開放了Andriod Market這樣的市場,希望藉開放自由的精神,讓全世界有意參與手機應用軟體開放的工程師們共同來Android在產業上的地位,Android行動應用軟體貢獻於市場上,隨時可得,並容易安裝。開發貢獻的工程師也可因此將自己努力的心血行銷至全球市場,已取得應有的報酬,以這樣軟體工程是協助開發大量聚創意的行動應用來鞏固行動平台的地位,工程師也可獲得創作的回饋,而在行動裝置的產業創造出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參考資料:
Android中文資源站:http://android.cool3c.com/

Crave 科技瘋 手機,關於Andriodn搜尋
http://taiwan.cnet.com/crave/phones/

Crave 科技瘋  9個最愛的Google Android應用程式http://taiwan.cnet.com/crave/0,2000088746,20138115,00.htm
Engadget 中文版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7/11/06/googles-android-platform-and-the-open-handset-alliance-a-quick/

HTC

宏達電官網:http://www.htc.com/tw/

HTC一開始的主要從是於PDA研發代工,而微軟想做的不只是PDA是行動小電腦,叫smart phone(手機+作業系統)一開始PDA的市場被palm所把持,較有意願支持microsoft的windows CE的廠商很少,比較有名的是MOTO,可是MOTO並沒有全力傾發於支援,HTC靠著這個機會集中資源全力研發,並且成功了,造就了現今的規模, 所以HTC創業之始是依附著微軟上,而微軟在手機作業平台上也是靠HTC。因為這種合作關係,HTC的能力領先同業有二到三年,俯瞰宏達電股價有五百多元比其他同行的多了十幾倍之多便可得知。並且HTC在2006將「Qtek」更名為「HTC」,企圖心是想做世界一流、高定位的品牌,不做二流、三流的品牌。

在行銷策略上,銷售手段的不同,台灣市場上的手機都是靠接NOKIA、 MOTO等大廠訂單,宏達電直接找上電信公司,少被剝層皮,並且他的品牌也很彈性, 可掛中華電信或vodaphone的品牌,而電信業者也覺得與NOKIA、MOTO合作不如宏達電好,因為NOKIA、MOTO等手機業者是要賣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電信公司的服務,宏達電與電信公司緊密的合作,自然形成雙贏,為他找到藍海策略。

HTC的成功是在於研發創新、洞悉未來手機產業動向,展望未來宏達電將持續展現無比旺盛的企圖心,引領全球行動資訊產品不斷的創新,使溝通無距離。因此執行長周永明扮演著很重要的策略決策角色。

周永明以一定要「創新」的思想概念帶領著HTC。在他人生中,從來不向制式的社會價值觀低頭,周永明二專念完工作了兩年,才考回當時台灣海洋學院的海洋大學,對於這樣的經歷他道說:「我不需要去證明什麼,比爾蓋茲連畢業也沒有,人的資質不一定和念哪個學校那麼有關,會念書不代表所有的一切,」證明他的決心與毅力,1997年,周永明和卓火土等十位工程師離開電腦大廠迪吉多(Digital)獨自創業,他們認定PC產業已經是成熟產業,而且被微軟及英特爾的架構給框住,要發揮創新,很難突破,需再另外發展,他秉持著他當初創業時的策略與信仰,因此造就了現在HTC。另外在他的研發策略方針中,周永明眼裡不看競爭者,他曾對員工說:「我們今年絕對不再做去年的產品。要做新的,要自己突破自己,不要等別人來突破你。」,因此他並不希望一直等待著別人出招,先管好自己本身的研發利器,雄厚自我實力,才能與別人對抗,進而能創造出獨具自我的HTC風格。

周永明的腦子裡永遠只有「創新」,近期推出的與Google合作的手機(TC Magic G1)H,為Android作業平台,宏達電不僅想做小牌子,走智慧型手機必須要結合Google與其他代理商加工業者業者,才能將行動通訊打下來,並將將市場目標定設定的很大,HTC的營業企圖心很大,要做的是如同HP、DELL般取得在個人電腦中的地位,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人手一支的行動裝置。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宏達國際電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F%E9%81%94%E9%9B%BB&variant=zh-tw
王雪紅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E%8B%E9%9B%AA%E7%B4%85&variant=zh-tw
天下雜誌 388期 創新教父 只選最難的做作者:吳琬瑜、黃靖萱,2008/01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蘋果搞什麼2

本身為資訊傳播系學生,透過課業上所學能夠對賈斯伯的蘋果公司,來做一點學理上的解釋分析其優點。

對於apple的概念,想必大家會想到創新、簡約的外觀以及容易操作的使用界面這幾個主要重要觀點;首先以創新來論述,近年來,「創新」已成為舉國一致性琅琅上口的流行辭彙,從政府到企業、從媒體到學校、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幾乎任何想法和作法都必然冠上「創新」兩個字。

而相對而言,創新似乎是口號喊得多,而真正實現得少,這背後原因何在?

實現創新,不同於過去那種在原有基礎上所從事延續性的努力,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其本質代表一種「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也就是對於原有思惟和行為的破壞、甚至顛覆,這和人類的天生慣性是衝突的。

其次,創新並不等於某種新技術、新製程、新產品、甚至新的經營模式的發現與作為,而是代表一種新的思惟方式和組織文化的產物,沒有一種支持「創新」的組織文化,即使偶有變革或突破,往往也只是曇花一現草草收尾而已。

一種支持「創新」的組織文化,其核心在於某種價值觀念,譬如說一個組織所關心的,是為了眼前的「效率」,還是為了創造更大的「效果」,是為了更熟練地利用現有的資產,還是為了創造「效果」而去尋求「資源」;是為了節省「成本」還是為了創造「機會」,這些都代表價值觀念上的重大歧異。

世界上在創新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而言,他們的許多行為就根源於某些特殊的價值觀念和作為。就如同我所介紹的apple就符應了這個特質。

蘋果顛覆傳統的設計,沒讓使用者感到困惑、難以接受,將其「創新」運用到使用者界面上,其簡單一致性的外觀及作業系統,達到令消費者增加其易用性及使用的空間,其宗旨雖為創造性的破壞,但是其運用了人們的慣性原則,「最小努力原則」來吸引消費者運用其產品內容及外觀上。

Sense-making


另外提到對於使用者的設計,應用在資訊服務上,我以意義建構理論的應用,不僅在系統及資訊加值上,都可以探究出新科技的應用應該符合使用者的動機及情應與背景,以下為意義建構理論的意義。
意意義建構論在1976年由Dervin發展,十年後成為圖書資訊研究典範轉移,是由系統為中心轉移到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典範的核心。在20世紀最後幾年,意義建構搭配了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技術,發展成為一套成熟的方法論,近來「資訊行為」研究興起,此方法論導向對資訊需求、尋求、與使用的脈絡與程序的理解,與初期圍繞著人類資訊需求的「情境、鴻溝、使用」不同,後期的方法論發展強調「動詞(Verbing)」(Dervin, 1993),而讓LIS學者能超越簡單的分類分析,而達到對資訊活動的整體理解。

Brenda Dervin的「意義建構(Sense-Making)」是一解釋溝通、資訊與意義之間關係的概念性工具,Sense-Making 認為資訊研究應由來源強調轉向使用者強調的方向,這種轉向,視「資訊尋求與使用」為一種「溝通實踐模式」。

在意義建構理論文章中提出了一個概念:bricolage。這個由法文來的概念,原義是DIY,後來引申為透過手邊可以取得的資源做出想要的工作,大概就像是「馬蓋先」運用工具的急智來解決窘境,因此應用在對於資訊的設計,可以增加其適用性。

意義建構方法論被應用在傳播、圖書資訊等研究領域,此方法論用在各種資訊場域的研究,以及與建構主義、批判研究、文化研究、女性主義、後現代論、共產主義(Communitarian)等觀點並用。

綜合了以上觀點,蘋果的產品不是科技創新,而是結合軟體、做人機介面的創新。從個人電腦起家的蘋果,每次進入新領域的策略,不會追隨前人腳步,一定主動重新定義遊戲規則,讓更多使用者能方便操作,也能讓商品被廣泛接受;無論是電腦或手機的應用,想像空間都變得更大,對使用者來說,操作也更容易,整支iPhone只有一個回到首頁的按鈕,其他所有的功能,隨著螢幕的變化,撥電話、上網、選音樂、看照片,都在兩指之間,姆指食指輕輕一撥,就可以放大或縮小畫面,姆指食指輕輕一撥,就可以放大或縮小畫面,這樣創新讓更多使用者能方便操作,也能讓商品被廣泛接受。


對於i phone的議題,以下Youtube的分析,我覺得解說的很好,雖然是大陸人作的,不過他將技術與生活解構的非常好,有興趣的看一看,講得很好喔!http://www.youtube.com/watch?v=3yvmZ_gYsS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dVRn9vUeLg

蘋果搞什麼1


經過這幾個禮拜看了許多開箱文的介紹,得到許多關於apple i phone的相關設計及敵手的手機款像比對,要漸漸進入本網誌主軸,這個部落格是希望能將蘋果和宏達電與Google手機,做強烈的區分及在未來趨勢上的分析,焦點放在這三款手機應用上的比較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分析。

一開始介紹的是蘋果電腦這家公司,可以從台灣apple網站上( http://store.apple.com/tw?afid=p202%7COVTWE&cid=AOS-AP-TW-YAHOO-AA5000082072 )得知關於蘋果的相關產品,哇~~裡面的產品非常多元,像電腦、電腦周邊產品、mp3播放器等等,以及提供線上訂購,這些都可看出這家公司的獨特點,及是簡單的設計與單一系統介面易用性,就是這樣的緣故,讓apple這個商標,得到客戶的青睞,在美國名重評比當中都能名列前茅。蘋果電腦之所以在業界享有盛譽,是因為蘋果創新能力和產品品質代表著其在業內的最高水準,因為蘋果從不因循守舊,總是勇於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斷推出更時尚更具魅力的新產品。 Mac電腦一向以高階專業的形象飲譽業界,就連蘋果電腦的批評者也不能不承認,蘋果從來都不平庸。

另外,在蘋果公司的創立和現今的發展,因為維基百科已經有做完整的介紹,所以不需小弟我在此在八古式的介紹,網址(維基百科 蘋果電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8%8B%E6%9E%9C%E9%9B%BB%E8%85%A6&variant=zh-tw ),在其中可以看到蘋果電腦的整個來龍去脈,透知成現今與過去歷史沿革,

再來就是介紹當前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也是現在的執行長,史帝夫‧賈伯斯 (Steve Jobs),維繫及創造蘋果電腦的靈魂人物。賈伯斯一生最重要的科技觀念在於,一旦瞭解了箇中奧秘,任何產品就不再神奇了。因此這一概念運用在蘋果企業組織中,為創新的宗一指標,
但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台個人電腦,因為使用者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技術。

他個人親眼見證了個人電腦的問世。他實現了重生,另外也他使一家病入膏肓的企業起死回生。一路走來,他改變了我們對音樂和電影、電話以及電腦的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個人魅力,Steve Jobs有神奇的個人魅力,擅長說服周遭的人認同他的想法,通常在簡報會上能將公司政策與銷售主旨洋洋灑灑的講述給普羅大眾所知,吸引群眾而贏得滿堂彩,其獨特個人之道有以下的方法:
以這段影片i phone介紹為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nQp2qZwXmY

看出他的簡報應用歸納出有以下幾點:
第一招 賣商品的好處。
第二招 練習、練習、再練習。
第三招 把演說視覺化。
第四招 發散熱情、活力和熱忱。
第五招 「還有更棒的一件事是…」

另外加上這段賈伯斯對史丹佛畢業生的演講,對個人及往後人生意義上有莫大的幫助,其影片在網路上已經流傳很久且很夯了,影片網址如下:
Steve Jobs經典演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Ll59Q2GuC0
中文字幕檔片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v7D9t-zuVMo
整體演說的中文翻譯:http://tw.myblog.yahoo.com/jw!8X1KbNWQQ0dLdzJWlbS0/article?mid=2&pk=jobs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iPhone vs Google G1

比較這兩款手機的外觀,看看哪款人性化的介面到較有看頭~~!!

1. 先將兩支手機放在一起,先比評個外觀大小。(看來i phone的外型大小略勝一籌)






2. 一開滑蓋,滑蓋打開後,自動進入LandScape modeiPhone則是看App是否支源感應手機直放或橫放來切換LandScape mode.






3. 背面,G1的霧面處理讓使用者比較不用擔心被刮花iPhone則是一定要用保謢套的,要不然一下子就花了。





4. 實際上看來G1大概厚了一倍


5. 收訊的信號燈,會一閃一閃的





6. 其實這幾個按鍵這樣排,和WM有點像track ball是個特點,在開網頁的時候還蠻實用的雖然可以點螢幕,但是畫面小的狀況有時候icon會小到很難點這時用track ball選取還算方便








7. 有實體鍵盤對打字還是有幫助





8. 滑蓋機構特寫G1的滑蓋比想像中順些,且強度看來不錯,HTC在這點的設計是不輸人的




9. 背面雖然沒iPhone的美背,但霧面也還不錯,不用太照顧






10. 相機相機的部分比iPhone好,可以對焦。





11. 桌面






12. 所有應用程式在popup選單中








13. 瀏覽器的觀看,擺平的




14. 將手機放直立觀看圖片顯示效果也不錯







15. 和iPhone的Safari比較一下~,感覺還是 i Phone的螢幕顯示大點看的比較舒服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噴飯偏

小貓嚇大貓??

所謂的有理想的政治家??

痛痛痛~~!

逗趣小游戲

1.惡靈入侵

WASD移動 空白鍵跳躍 滑鼠瞄準與射擊 按1234或滑鼠滾輪換武器 按I開啟裝備 按E修理障礙物基本上就是買裝備子彈 然後放障礙物 第八天壯漢出來的時候就開始刺激了話說裡面傭兵也有惡靈勢力的人 真是有趣

BDG載點http://www.badongo.com/file/14376058



2.精靈守護者二 (守城)



Build裡面的左上是研究所負責研究以及生產R&D 右上是探測在空地可以找到能源或金礦左下是能源當找到能源是蓋上去可以增加 右下是金礦也是找到金礦就可蓋基本上難度選左邊的應該是不會有這問題 難度選右邊的就得東找找西挖挖了

http://www.funny-games.ws/attack_of_the_furries_2.html



http://www.funny-games.ws/





3.異星消除!!可愛~~(三個一樣即可消除)



BDG載點

http://www.badongo.com/vid/1072613


4.外星入侵(塔防)

一開始可以自己擺路徑  飛機是丟炸彈不是一座塔BDG

http://www.badongo.com/vid/1056047

科技小玩藝~~logo系列(大朋友的童年回憶)


1.樂高積木型數位相機和對講機








各位應該都聽過樂高吧,雖然積木似乎主要客群是小孩子,但是誰說有點錢的相機愛好者不能也玩樂高呢?現在樂高和Digital Blue這家公司合作,發表他們自己的3C小玩意。
Digital Blue也製造像 Batsignal clock radio的玩意,而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是一張樂高數位相機和對講機的照片,其他產品還在規劃中。




這個在美國的玩具反斗城的售價是20-60美金。



2.培養小孩攝影運鏡的樂高攝影機















雖然現在樂高積木相關的相機攝影產品並不是新聞,但是很顯然的是樂高玩具對於影像市場,似乎也展現了不小的企圖心。
而這款針對兒童市場所推出的樂高攝影機,在功能上並不怎麼特別,就連螢幕也只有小小的1.5吋LCD螢幕而已;在操作上,也只有簡易的攝影及變焦鈕等而已,但可以連接電腦做簡單的影像處理剪輯。它的建議售價約折台幣在3000元左右,上市的時間還未定。






3.真金不怕火煉,用樂高打造的PC登場



我們最近發現了一個超炫的電腦機殼,比一般坊間的產品更有獨特味道,相當地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叫Luke Andersen的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資訊系學生,日前用黑色的樂高小方塊們打造了一台由樂高組合而成的PC。他打造這項創舉,原本是要讓他的PC進行簡單的電腦輔助運算設計(CAD)程式,於是買了1,238個樂高元件,花了約140美元來組成他的樂高PC。
Luke Andersen在影片中示範了他怎麼樣完成這台樂高PC,他使用了可移動式的面板,故能很容易地整合並升級他的PC,而不需要破壞這組樂高PC機殼。
如果你也想打造一台這樣的樂高PC,Luke Andersen樂於分享他的心得,已經將他的CAD模型開放下載,各位就能自行如法炮製一番。






4.AMK:用樂高來玩音樂,各位爸媽們準備好接招了嗎?




如果你正在尋找適合學齡前兒童玩的樂器,同時要能好玩又吸引人,來試試AMK。有了它,你家的寶貝可以譜出他自己的歌——但有更大的可能是製造出恐怖的噪音。所以最好準備個耳塞,或是認命地結受它。


PKNTS Allen Meine Klange(AMK)是Guitar Hero樂高結合後誕生的產物。它是給小孩子玩的樂器,可以拆解並重組,就像蓋積木一樣簡單,可以做出許多變化。
每一塊積木代表不同功能,例如喇叭、錄音機、重播功能,甚至是效果器。扭動一下和按下彩色按鈕,將會啟動積木的功能。然後,這個小小音樂家就能把他做的歌曲上傳到電腦上。
這應該可以讓你家的寶寶忙上好長一段時間。




5.樂高積木造型的3C產品滿街跑




很明顯的,去年Lego-iPod混搭的玩意概念,今年依然發燒。我們不禁想到,這中間是否會有商標的問題存在。



比如說昨天Technabob提到有一個樂高積木造型的媒體播放器,還搭配立體聲底座。而今天則是Akihabara News說有一個Lego造型的USB隨身碟,可以讓你把堆建出自己喜歡的造型。
這個隨身碟僅有1GB的儲存空間,但是別擔心,當你容量滿了之後,你還是可以把它當作積木玩,因為它「100%和原廠樂高積木相容」。不過我想,如果能夠透過積木連接的型態,自行擴充USB隨身碟的容量,應該才是最猛的吧。






6.令人驚訝的樂高女郎馬賽克攝影作品


著名的攝影師大師Jean-Yves Lemoigne,這次又為我們帶來了一系列令人驚訝的設景作品,利用積木樂高組合成真實女郎的模型,拍攝了一系列的影像,利害的是這些樂高女郎就像是真實的人物被打了馬賽克一樣,不僅功力十足,而且細心耐心的程度,也是令人大大的佩服.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好菜端上來

1.微軟免費25GB網路硬碟

https://login.live.com/login.srf?wa=wsignin1.0&rpsnv=10&ct=1239159312&rver=5.5.4177.0&wp=SAPI&wreply=https:%2F%2Faccount.live.com%2FAuthTou.aspx%3Fru%3Dhttp%253a%252f%252fskydrive.live.com%252f%253ftou%253d1&lc=1028&id=38936

2.將桌面動作錄製成影片
http://www.smallvideosoft.com/download.php

i phone大觀園12

AJAX的應用


除了官方開發的內建應用程式,目前只有透過Safari 瀏覽器執行以「Web 2.0 + AJAX」技術寫成的網頁。所以當手機無法連線到網路,只能夠用慢吞吞的GPRS跑這些應用軟體,是一件非常傷腦筋的事情。不過AT&T跟蘋果訂下的月租費方案從最低的59.99 美金/月,到 219.99 美金/月,均提供不限容量的網路傳輸量,你可以盡情的慢慢使用,也還算夠意思。

1. 新辦手機費率表

2. 時間有限下測試了幾個網頁,這是無蝦米輸入法中文版-線上版。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利用電腦的瀏覽器打開來執行。由於目前沒有中文輸入法,所以只能以繞道的方式來克服一些問題。


3. 使用嘸蝦米,輸入完畢的中文字會出現在右上角的區域。因為 iPhone不提供copy跟paste的功能,所以只能利用這個網頁的方法直接將這些字串「送」到e-mail 或Google裡。


4. 輸入了一個「圈」字,果然順利在google裡找到一堆網頁。



5. 放大來看,真的是「圈」被搜尋到。




6. AJAX的網頁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AppMarks只是一個比較有名的網站,他整合了多套應用程式且有美觀的介面,也可讓使用者自行定義增加程式執行 ICON鈕。官方執行影片在此


7. 「棒球戰況即時報導-Pickleview」網頁。這是當天王建民出賽對上皇家隊的即時戰況,還可以看到網友在下面打屁聊天的對話。


9. 當天各場比賽的結果。


10. 利用Beejive 來執行MSN。


11. 跟女友傳訊當然你只能傳英文出去,但是接收中文訊息沒有問題。當然MSN PC版使用的自訂表情符號是無法顯示的。


12. 這也是一個滿好玩的購物清單軟體,分門別類的勾出你去賣場想買的東西。

13. 幫你整理出一張清單,才不會臨時又忘記交代的物品。

14. 如果買了 iPhone又不能打電話應該很悶吧,SoonR提供無線網連線時,透過Skype 講電話。其實應該說這是一套與電腦端連線的軟體,可以把一些照片連線到 iPhone裡觀看。

15. 這是Mac電腦內的照片傳到 iPhone裡的狀況,可以用幻燈片模式播放。
16. 申請了一個帳號可以跟電腦端的Skype相連接,不過電腦端的Skype要先打開。


17. 傳訊息沒有問題。

18. 這是另一台電腦接收到「Hello」的畫面



19. 但是想撥打電話需要有點數,但是即使有點數一打接通後卻無法將 iPhone理的聲音傳過去。

追蹤者